又作仆食鬼、扑厮鬼、拨厮鬼。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卷上“人化异类”条:杨用修《滇程记》云:百夷家畜一拨厮鬼,无形而善噬人魂,中者越宿即死,死则百夷取其尸为醢。然其畏犬,闻犬声则远遁不返。又夷中人有号为仆食者,不论男女,年至老辄变异形,或犬或豕或驴之属,于人坟前拜之,其尸即出,为彼所食。又云:百夷即焚夷,以音相近讹称。又四川建昌行都司有人变鬼者,亦名“扑厮”。《玉芝堂谈荟》卷九作“卜思鬼”。
传说是妇女学习的邪术,晚上变成猫狗进入人家,遇到有病的人就舔他的手脚,闻口鼻,偷取一块肉,吐在水中会变成水虾,取来卖掉。
清代尸罗蛮或许是卜思鬼结合飞头蛮形成。
邪术,三宣有曰卜思鬼,妇人习之。夜化为猫犬,窃入人家,遇有病者,或舐其手足,或嗅其口鼻,则摄其肉,唾于水中,化为水虾,取而货之。
建昌有焚夷,善幻术。彼人葬尸未朽者,至坟所,禹步诵咒,尸即自穴遁出,变为牛马,用以充馔,或曳娄而卖之。三宣慰中有妖术曰卜思鬼,妇人习之,夜化为猫犬,行窃人家,遇有病者,舐其手足,嗅其口鼻,则摄其肉,唾于水化为水虾,取而货之。
《滇黔纪游》:宾川州瘴气浓时,妇女或变为猫。
隆慶間,雲南隴川有百夷夫婦,入山伐竹,剖其中有水,水中得活魚六七頭,持歸烹食之,夫婦俱化為虎,殘害人畜,不可勝計。百計阱捕,終莫能得。又楊用修《滇程記》云:百夷家畜一撥斯鬼,無形,而善噬人魂,中者越宿即死,死則百夷取其屍為醢。然其鬼畏犬,聞犬聲則遠遁不返。又夷人中有號為仆食者,不論男女,年至老輒變異形,或犬、或豕、或驢之屬,於人墳前拜之,其屍即出,為彼所食,蓋亦百夷一種也。按小百夷為熟夷,在永昌府西南。大百夷在隴川之西,俱為滇中內地,而幻化醜穢乃爾。古來人化虎食人,記載中時有之,至於鬼噬人魂,則未之前聞,其亦蜮射人影之類歟?至於拜塚吞骼,則又異類中之下劣矣。百夷即僰夷,以音相近訛稱。
又四川建昌行都司,有人變鬼者亦名撲廝。
《菽園雜記》云:北方老嫗八九十以上,齒落更生者,能夜出外食嬰兒,名秋姑。鄒繼芳郎中云:曆城人油張家一嫗如此,其家鎖之室中。蓋西南夷之外,又有此一類,此則妖異而非種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