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妖怪主图
查看大图
押变婆
种类:
特性:
变化
食人
死后化身
对人有害
复活
外形:
人形
分布:
山中
林中
特定时间
民族:
苗族
彝族
侗族
土家族
僳僳族
水族
汉族
称谓:
狼外婆
朝代:
世界:
中国
收录于:2021年07月29日
异议提交
基本介绍

又写作鸭变婆,老变婆,变婆,牙变婆,牙骗婆,尼变,是苗族、侗族、土家族等民间的恶鬼,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一带,其原型很古老,与壮族娅歪类似,是一种可以变成人的怪物,故事情节类似虎姑婆。变婆变身进入两个小孩家,吃了一个被另一个发现后打死。

曾有传说苗妇快死时生出尾巴,就是要变成变婆的征兆,死后下葬又不知为何从墓中出来,乡里人告诉她已经死了,她进入山中遍体生毛,忘记了人性,见人便食,俗称为变婆。

侗族在农历七月十四赶押变婆。

文献资料
中国鬼文化大辞典
鬼名。流传于广西融水侗族。指一种民间信仰。侗族传说每年春节,山上有一种凶恶的饿鬼“押变鬼"进村来捣乱、偷食。因此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要举行赶鬼扫寨。由一群儿童男扮女装用布袋蒙住头,在寨子里乱蹦乱跳,并“呜夫呜夫”地乱嚷乱叫,有的拿起芦笙使劲地吹。等他们玩累了,大人们就拿枪对空连放三枪,表示要把这些乱吵乱闹的押变鬼赶出寨去。孩子们听到枪声立刻往寨外跑去,到村外脱下布袋回家。
乡曲枝辞
闻西粤苗人,每有变虎之异。其变未久,而被猎获者,往往于前两足皮内犹带银钏。盖苗俗妇人,以腕钏之多寡为贫富。余初以为诞。后居怀远阳溪山中三阅月,与苗人习处。询知头人,云其家自祖父以来,三世而两见矣。盖其祖母与叔,皆变虎者也。将变时,肢体发热,头目昏眩,呻吟床第,如寒疾。数日后,口噤不能言,则知其将变虎矣。多方拯治,间有愈者。否则,口噤数日,尾尻上骨辄隆起;又数日而盈尺,渐而目光闪烁,身上黄毛茸茸。其亲属皆环泣,病者泪亦涔涔下。乘夜号哭,舁诸野外。闭门不使入,次早,不知所之矣。数月后,时衔犬豕置门,犹不忘家室云。余谓天下理所必无,而事为或有者,此类是也。然按《淮南子》谓“牛哀病七日,化为虎。”又《述异记》曰:“汉宣城太守封邵化虎,食郡民。”则古恒有之矣。惟是《易》曰:“大人虎变。”虎为百兽之长,而苗则犬豕之类也;苗而变虎,可谓善变者矣!
说听
贵州平越山寨苗民,有妇年可六十余,生数子矣。丙戌秋日,入山迷不能归,掇食水中螃蟹充饥,不觉遍体生毛,变形如野人,与虎交合,夜则引虎至民舍,为虎启门,攫食人畜,或时化为美妇,不知者近之,辄为所抱持,以爪破胸饮血,人呼为变婆。岁庚寅,先君寓其地,闻之从游诸生云。
点石斋画报
苗妇变虎 黔疆多虎,或曰苗妇形变,凡妇为虎,形变经宿不食而生还者,后必变虎,其变也,渐而痴癫渐而暴躁,目渐圆,口渐阔,体渐生毛,即有虎来候门外,眈眈坐视,家人知其逆妇来也,乃用铁牌镌姓氏系诸妇颈,妇即跳入虎群,就地乱滚,立化为于菟,长啸一声,辞家速去,尝有径数百年,后为猎人射得,牌犹在颈者,其子孙赎葬之,是亦异闻也,于世间固有燕支虎,不待画党尉之睛而能摄勇夫之魄,则其不变之变更甚于变矣。
贵州通志

黔中童話有老變婆云是老年苗婦所化善爲變怪老人恆以恐小兒女止其夜啼至今黎平丹江高山峻嶺間猶云有之狀如老婦醜而侏儒見輒令人迷罔往往致死莫能詳也按齊東野語邕宜以西南丹諸蠻窮崖絶谷間有獸名野婆黄髮堆髻跣足棵形儼然一媪也上下山谷如飛猱自腰以下有皮纍垂蓋膝若犢鼻力敵數壯夫喜盜人子女然性多疑畏駡已盜必復至失子家窺伺之其家知爲所盜則積隣里駡不絶口往往不勝駡者之衆挾以還之其羣皆雌每遇男子必負去求合倘爲健夫設討擠之大壑中展轉哮吼腫絶不可起猺集衆刺殺之其死以手獲腰間不置剖之得印方寸瑩若蒼玉字類符篆不可識非鐫非鏤益自然成又亦竟莫知其何用也周子功景定間使大理取道於此親見其所謂印者云之究其形狀蓋即一物是宋時已有此説意深山大澤變怪百出倘非盡出妄語乎 任可澄且同亭筆記

评论
表情包
0/500
全部回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