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说的一种神兽,型似狮或虎,身长,前腿有翅,后腿有卷曲纹路,长尾分叉,瞪目张口,头有角,记载为二角,具有祈福祛邪的作用。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点击图片看更多
南阳汉代陵墓的石雕有天禄、辟邪的题字。其中一角为天禄、二角为辟邪,都是虎形神兽、三爪,前肢肩部有飞翼,后肢有羽翼刻纹,长尾有卷曲分叉。
浙江出土过少许东汉天禄铜镜,其中天禄为两只类虎头怪兽,一只独角,一只双角,眉毛向上生长弯曲,尖牙,长颈,四足,三爪,有翅,长尾,身有类羽毛状鳞片。
曹操墓被盗石刻中有辟邪榜题的画像,为两角虎身有翼兽,由此可能汉代时一角的形象为天禄。
汉铜镜有时写作辟耶,大概是同音。有时与白虎或青龙配对,为白虎(青龙)居左,辟邪居右。此外,铜镜中有时辟邪与天禄搭配、有时与舍利配对,同为辟不祥之兽。
南朝陵墓前常有辟邪石雕,但此时对这类造型的名字已经不清,除记为辟邪、天禄,有时记为麒麟、天禄。
《新元史》中辟邪旗造型如鹿长尾二角,与早期形象不同,反而类似《程氏墨苑》、《古玉图谱》中天禄形象。
再后期这类形象被称为貔貅。
舆服下 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
西域传上·乌戈山离国 「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漢書西域傳,烏戈地有桃㧞,孟康注 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為天鹿,兩角或為辟邪,(狮子)似虎正黄,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斗。後漢書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符拔形似鱗而無角 名義考桃拔符拔當作桃祓符祓以是獸能祓除不祥也祓誤作拔曰桃曰符者猶度朔山桃梗之意祓除不祥故謂之辟邪永綏百禄故謂之天禄漢立天禄於閣門古人置辟邪於歩搖上皆取祓除永綏之意十洲記聚窟洲有辟邪天禄
辟邪旗,赤质,赤火焰脚。绘兽形似鹿,长尾,二角。
射鬾辟邪除群凶顏師古 注:射鬾、辟邪,皆神獸名。
秦漢已來帝王陵前有石麟石象辟邪石馬之屬人臣墓前石虎石羊石人石柱之類皆以飾壠如生前之儀衛唐朝以為山陵太宗𦵏九山闗前立石馬陵後門内又有畨前勇衛軒禁者一十四人石象皆刻其官氏後漢太尉楊震葬日入壙驅罔象以好食亡者肝腦人家不能令方相立於墓前而罔象畏虎與栢故墓前立虎《投荒杂录》
天禄辟邪天䴪者纯灵之兽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偹则至<瑞应图>中平元年注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宦者张让𫝊>邓州南阳县北有宣资碑旁有两石兽镌其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据此即天禄辟邪并兽名也汉有天禄阁亦因兽以立名<灵帝纪注>滍水南有汉中常侍长乐大仆吉侯苞冢冢前有碑基人有掘出一兽犹全不破甚高壮头去地减一丈许作制甚工左膊上刻作辟邪字<水经>聚窟洲有辟邪天禄<十洲记>唐肃宗赐李辅国玉辟邪二各长二尺五寸杜阳杂编桃拔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后西域传>是年月氐国遣使献扶拔<章纪>乌弋有桃拔孟康曰桃扳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前西域传>能高纪云吾非敢自爱恐能薄正义曰能材能也能者兽形色似熊足似鹿为物坚中而强力故人之有贤材者皆谓之能也<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