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鬼又称疟鬼,相传是颛顼的三个儿子死后全都变成了恶鬼,其中老大化作疫鬼住在长江(老二为魍魉鬼,老三为小鬼),专门向人间散步疾病,在正月会举行傩仪来驱疫。
《荆楚岁时记》相传在共工的儿子中在冬至死的是疫鬼,怕赤小豆,那天吃红豆粥可以可以辟邪。在其他地方并没有相关习俗。
古代志怪中疫鬼通常为小儿形状,有时会变化,会散播疾病。
嘉興令吳士季瘧,經武昌廟,遣人辭謝,乞斷瘧鬼。去廟二十里臥,夢見塘上一人乘馬追呼,行太急,速至季舡,下馬與吏共入舡後,縛取一小兒去。夢覺,瘧即斷。 太平广记383
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上元令陈齐东,少时与张某寓太平府关帝庙中。张病疟,陈与同房,因午倦,对卧床上。见户外一童子,面白晢,衣帽鞋袜皆深青色,探头视张。陈初意为庙中人,不之问。俄而张疟作。童子去,张疟亦止。又一日寝,忽闻张狂叫,痰如涌泉。陈惊寤,见童子立张榻前,舞手蹈足,欢笑顾盼,若甚得意者。陈知为疟鬼,直前扑之,着手冷不可耐。童走出,飒飒有声,追至中庭而没。张疾愈,而陈手有黑气,如烟熏色,数日始除。
疟鬼姓彭,兄弟三人,游于广漠之野,古帝王裔也。凡运劣者遇之辄病,病时直呼其名即止。今太原郭守询,呼之有验,作《疟使司记》。
十二月晦夜厭儺鬼何昔高辛氏子十二月晦夜死其靈成鬼致疾病奪人祖靈祭物驚祖靈因之以桃弓葦矢逐瘧鬼靜國家 年中行事抄
按皇朝。以冬至後第三戌爲臘雲。 按共工氏之子。冬至死爲疫鬼。畏赤小豆。故是日作赤豆粥以禳雲。而余見中朝人。冬至不作赤豆粥。按劉子翬至日詩曰。豆糜厭勝憐荊俗。乃知荊楚爲然。
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禳疫按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又晋魏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
弘父患疟经年。后独至田舍,疟发,有数小儿持公首脚。公见,因阳瞑。忽起,捉得一儿,化成黄鹢,馀者皆走。仍缚以还家,悬著窗上,明、当煞食之 。比曉,失鹢,瘧遂斷。於時有瘧者,但呼「弘公」,便斷。 太平广记318
绍兴六年,馀干村民张氏家,已寝。牧童在牛圈闻有扣门者,急起视之,见壮夫数百辈,皆披五花甲,著红兜鍪,突而入,既而隐不见。及明,圈中牛五十头尽死,盖疫鬼云。
数
瘧鬼畏刀
蘇州李氏婦寄寓津沽患瘧疾昏亂中見一物如貓躍登其榻細視乃一小童子綠衣紅袴朱履頭綰雙髻向之笑輒寒熱交作至昏昏睡去則不知何作矣如是數夕悟其為瘧鬼欲驅之而無術也一夕甫登床作退縮狀婦返顧見窗上有剖瓜刀一柄因思必其所畏次日以刀置枕畔果不敢近婦取以擲之物吱吱嘷叫而遁自是病愈 明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