蜮/鬼蜮一名水狐,抱枪,短狐,射工,射影,水弩,溪鬼虫。能含沙子射人,被射中的会筋急、头痛、发热至死。一说以气射人与含沙射人非一物。认为含沙射人是沙虱、负子蝽一类。蜮是一种三足鳖,也有书籍将其描述为长有翅膀的甲虫。
斑衣山子散居横州震龍六磨諸山無版籍定居夫婦交媾插青路衢以斷行旅銜弩獸交媾精入地是生短狐短狐人所生也詩曰蜮書射工騷曰短狐狐長三寸狀如黄熊口銜毒弩巧伺人影南海有蟲亦名水弩亦能射人以四月一日上弩八月一日卸弩與此不同射工之毒惟蟾能解之
四百八十七 水弩之虫,状如蜣蜋。黑色,八足,钳曳其尾,长三四寸,尾即弩也。常自四月一日上弩,至八月卸之。时弯其尾,自背而上于头前,以钳执之。见人影则射,中影之处,人身随有辽肿,大小与沙虱之毒同矣。速须禁气制之,剜去毒肉,固保其命。不尔,一两日死矣。复多盅毒,行者尤宜慎之。凡入盅家,慎告主人曰:“汝家有盅毒,不得容易害我。”如此则毒不行矣。(出《录异记》)
大招 蜮伤躬只
汉光武中平中,有物处于江水,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江人以术方抑之,则得沙石于肉中。诗所谓“为鬼为蜮,则不可测也”。今俗谓之“溪毒。”
江南山溪中有射工虫,甲虫之类也。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随所著处发疮,不治则杀人。
時珍曰:此蟲足角如弩,以氣為矢,因水勢含沙以射人影成病,故有射弩諸名。《酉陽雜俎》謂之抱槍。云:形如蜣,稍大,腹下有刺似槍,螫人有毒也。《玄中記》雲者,視其形,蟲也。 見其氣,鬼也。其頭喙,如狐也。《五行傳》云:南方淫惑之氣所生,故謂之蜮。《詩》云:為鬼為蜮,則不可得。 即此物也。 【集解】藏器曰:射工出南方有溪毒處山林間。大如鷄子,形似角上有四岐,黑甲下有翅能飛。六之。 慎微曰:《玄中記》云:水狐蟲長三四寸,其色黑,廣寸許,背上有甲,濃三分。其口有角,向前如弩,以氣射人,去二三步即中人,十死六七也。《博物誌》云:射工,江南山溪水禮》:壺涿氏掌除水時珍曰:射工長二三寸,廣寸許,形扁,前闊後狹,頗似蟬狀,故《抱朴子》言其狀如鳴蜩也。腹軟背硬,如鱉負甲,黑色,故陸璣言其形如鱉也。 六七月甲下有翅能飛,作鉍鉍聲。闊足如蟹足:二足在喙下,大而一爪;四足在腹下,小而歧爪。或时双屈前足,抱拱其喙,二如橫弩上矢之狀。冬則蟄于谷間,所居之處,大雪不積,氣起如蒸。掘下一尺可得,陰乾留用。
蜮,射影也。又有魅蜮。 如鼈三足而小。广雅曰:蜮短狐也,一名溪毒,一名射工,俗呼水弩。鳬鸭能食之。大招并称鰅鱅,短狐蜮伤躬,则短狐与蜮似非一物。诗诂引柳宗元说:水中以气射人者曰射工,居水㫄。山林含沙射人者曰沙虱,说文所谓如三足鼈,能也。非蜮也。一曰璚璜。凢夫以为蜮。又东方朔传人主之大蜮师古音或魅也。公绍以诗为蜮即是魅蜮音。或陆氏释文因沈音而误。
中州高原,土气清和,上国名山,了无此辈。今吴楚之野,暑湿郁蒸,虽衡霍正岳,犹多毒蠚也。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实水虫也,状如鸣蜩,状似三合杯,有翼能飞,无目而利耳,口中有横物角弩,如闻人声,缘口中物如角弩,以气为矢,则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发疮,中影者亦病,而不即发疮,不晓治之者煞人。
水狐者,視其形蟲也,其氣乃鬼也。長三四寸。其色黑。廣寸許。背上有甲,厚三分許。其頭有物,向前如角狀。見人則氣射人。去二三步即射人;中,十人六七人死。
短狐也。似鼈,三足,以气射害人。
蜮蛇 海上颇有,台湾淡水沟中最多,专含沙射人影,则人病且死。状如黑鳗,长至数丈,遇之,当叩齿三十六下,可辟其不祥。此与小人不风鼓浪、造言生谤、谗害君子者相类,吾当常叩齿三十六以辟之。
蜮射生于南方,谓之短狐者也。南越夷狄,男女同川而浴,淫以女为主,故曰多蜮。蜮者淫女惑乱之气所生。
玄中记》:“蜮以气射人,去人三十步,即射中其影。中人,死十六七。” 《纪年》云:“晋献公二年春,周惠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取玉马,玉化为蜮,以射人也。”出《感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