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采芝图》称芝长在名山,吃了能令人乘云,有各种形状功效也不相同。
《仙人采芝图》曰:芝生于名山,食之,令人乘云,能上天观望八极,通见神明。凤皇芝草,生于名山之上,金玉间。文石上阴干,治食一年,令人羽翼皆生,寿千岁,能乘云,与凤凰俱。 又曰:水芝,生于名山大谷之阴。治食之,能入水中,乘云行,通神明,能使百鬼。甘露芝,生于石山之阴,有五彩覆之。 又曰:车马芝,生于名山之中,此尧时七车马化为之。能得食之,乘云而行,上有云气覆之。万年芝,生于名山之中,及蓬莱山。 又曰:地芝,生于名山。得食之,延年益寿,一举千里,走越江海。 又曰:月芝,生于名山之阴,金石珠玉之间。阴干,治食,令人有毛二尺,延寿万岁。 又曰:土芝,生于名山之阴,黄云覆之。此戊己中宫黄帝之精,食之,益寿八千。 又曰:黑云芝,生于名山大谷凉泉之间。黑盖赤里,茎黑,味咸苦。食之一年,能入火不燋,入水不渍。石芝,生于名山之阴。色黄,上有不死之药,如甘露,味极美。取而食之,令人不死。赤松子所服。山芝之居,东西行三,南北行五,此为山芝,其色皆白。山芝者,韩终所食也。与天地相极,延年益寿,通神明矣。 又曰:人芝,生于名山之阴,青盖白茎。黄龙芝,生于神仙中,状如黄龙。云气芝,生于名山之中,盖白,茎白,里赤。天芝,生于名山之阴。千秋芝,生于大谷中,四方异色,南赤,西白,北黑,东青。食之不老,老者不死。雷芝,生于名山之阴,白石之上,有白云覆之。黄云芝,生于名山之中,金石间,上有黄云覆之,食之寿千岁,令人通见神明,乘云为车,风为马。青云芝,出于名山之阴。云母芝,生于名山泽泉之旁。白虎芝,生于名山之阴,大木下,状如虎,盖青,味辛,食之令人有力。 又曰:东方芝,生于山东之阴。南方芝,生于神山之阳。北方芝,生于北海之山,大谷水中,状异而泽。西方芝,生于昆仑之上,金石间。万年芝,生于名山之阴。 又曰:夜光芝,生于名山之阴,大谷凉泉中,金石间,有浮云翔其上。太一芝,生于名山之阳,盖黄茎赤,得而食之,令人不老,与天地相保。 又曰:虎芝,生于名山之阴,状如虎,食之身轻,延寿八百年。鸣鸟芝,生于名山多林之阳,状如鸟,五色。阴干治食,令人身轻,与风俱行。 又曰:赤龙芝,生于名山之阴,源泉泽泉中,状如龙,其色赤白。以秋采之,便有白光。食之,寿与天地无极。黑龙芝,生于名山之中,大木下,黑色如龙。食之,便令人能入水中。 《孙氏瑞应图》曰:芝草,常以六月生,春青,夏紫,秋白,冬黑。 《十洲记》曰:祖洲有养神丹芝,似菰苗,长三四尺。人死,以草覆之皆活。服之长生。秦始皇时,大疫,多有死者。有鸟如乌,衔此草以覆死人面,灯时皆活。始皇闻,以问北郭鬼谷先生,先生曰:“此不死草也,生琼田中。”又有锺山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 《嵩高山记》曰:嵩高山上有神芝。人芝者,状似小儿。地芝者,辟方一尺,如黄金色,覆以五色云,有神龙守之。食者可以遐年。 崔豹《古今注》曰:元和二年,芝生沛,如人冠状。又如章武,如人抱三子状。成帝建初五年,芝生颍川。常以六月中生一叶,春青,夏紫,秋白,冬黑,十月复黄。气出上尺五寸。 《慱物志》曰:名山生神芝,不死之草。上芝为车马形,中芝为人形,下芝为六畜形。
《仙经》言,穿地六尺,以环实一枚种之,灌以黄水五合,以土坚筑之。三年生苗如匏<一曰刻>。实如桃,五色,名凤脑芝。食其实,唾地为凤,乘升太极。白符芝,大雪而华。五德芝,如车马。菌芝,如楼。凡学道三十年不倦,天下金翅鸟衔芝至。罗门山食<一曰生>石芝,得地仙。